10月23日,由自治區(qū)文明辦主辦,柳州市文明辦、柳城縣文明辦協(xié)辦,廣西木偶劇團有限責任公司承辦的“同心筑夢 為你護航”——優(yōu)秀兒童木偶劇走進鄉(xiāng)村學校少年宮巡演活動在柳城縣古砦仫佬族鄉(xiāng)龍美希望小學開展,為師生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的戲劇盛宴,讓他們近距離感受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。
本次演出的木偶劇種類豐富,包括杖頭穿戴偶、傳統(tǒng)杖頭木偶、提線木偶、鐵枝木偶、木偶絕技表演等。表演在木偶音樂劇《雞毛信》中拉開序幕,隨后《鐘馗》《大鬧火云洞》《四小天鵝》《紅孩兒》片段等經典木偶故事、變臉和木偶歌舞劇《劉三姐和阿牛哥》紛紛上演。其中,演員巧妙地將川劇中的變臉、噴火技藝融入木偶戲表演,這一特技演出贏得了同學們的陣陣驚嘆。
木偶戲在古時候又被稱做“傀儡戲”,至今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,是中國最古老的藝術形式,所以木偶戲也有“百戲之祖”之稱。廣西木偶戲在2014年被評為自治區(qū)級非物質文化遺產。此次木偶劇表演給師生們帶來了全新的視覺感受和美好的情感體驗,讓師生們深切感受到木偶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,激發(fā)了學生們對學習和傳承非遺文化的濃厚興趣。
來自龍美中心小學四年級三班學生韋歐辰激動地分享:“今天的木偶戲表演我非常喜歡,尤其是變臉部分。因為可以變成海綿寶寶、蜘蛛俠,還能與我們互動、噴火,我覺得十分的生動有趣。”
古砦仫佬族鄉(xiāng)龍美中心小學教師韋瑞梅說:“今天的木偶戲進校園活動,讓我們師生大開眼界,木偶戲是一種別具一格的藝術形式,讓我們感受到了與眾不同的藝術美,希望以后能多有這樣的活動進校園,讓我們對傳統(tǒng)文化有更深的了解。”
除了精彩的木偶劇表演,活動當天還設置了木偶皮影手工制作環(huán)節(jié)。在老師的悉心指導下,學生們親手制作屬于自己的木偶皮影,體驗動手創(chuàng)造的樂趣。他們發(fā)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(chuàng)造力,用釘子將一個個部件拼接成木偶并涂上鮮艷的顏色,使每個木偶皮影都獨具個性。
活動旨在通過傳統(tǒng)題材木偶劇巡演,讓農村地區(qū)少年兒童共享優(yōu)秀民族文化藝術成果,培育愛國主義精神,扣好人生第一??圩?。